2012年3月13日-14日数理科学部对2011年结题的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进行了结题审查,结题审查采取了会议评审的方式,12名评审专家、数理科学部工作人员和国际合作局有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数理科学部主任解思深院士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对如何做好结题审查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首先与会专家要发挥科学家判断的独立性,将本次结题审查工作作为改进科学评价体制的一个过程,不断提高科技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评审专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次,项目结题审查除了了解项目进展外,其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相关分支领域的科学研究,使项目更加突出研究重点、更加明确科学目标、更加找准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对项目的结题情况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量:1.科学知识积累方面:取得哪些实质性进展,即对科学问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或能够观测到以前观测不到的现象。不能简单看项目发表的文章数、专利数和媒体的报道,只能将它们作为一个参考。2.关键技术方面:通过国际合作或科学仪器研制,掌控了制约我国某些学科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3.材料方面:推动关键材料制备技术、方法的发展,特别是将材料制备技术提升一个台阶。4.人才培养方面:凝聚和培养一批本领域理论和实验技术人才,存进人才结构合理。
开幕式由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研究员主持。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向专家报告了近6年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资助情况,提出了本次结题审查会议的程序和注意事项:1. 专家组应对项目之间进行充分的比较,重点考察项目所取得的创新学术思想和成果水平;2.专家组不经过讨论而直接对项目的等级进行投票;3.专家们注意发现和总结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结题报告中的问题、基金委管理方面的问题、项目组和依托单位的问题等;4.会议中加强对学科发展问题的研讨,思考如何通过对项目更好的组织实施,更大地发挥其在促进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数理科学部 白坤朝 刘喜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