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17日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称,中国已经具备火星探测能力,是否探测、何时探测,取决于国家财力和政策的支持。
吴伟仁说,中国的卫星发展、月球探测乃至未来的火星探测计划,都会形成体系,连贯实施。每一步都要综合考虑,为下一步打基础。比如探月工程就按照绕、落、回,从无人到有人的步骤进行。这与一些国家跳跃式地拟定深空探测计划有所不同。
吴伟仁表示,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任务取得成功后,我国就已经具备了探测火星的能力。研制火星探测器“很轻松”,但要拓宽发射窗口,需要更大推力火箭的支持。他说,火星大约每两年绕太阳一周,其间会与地球交会一次,此时距地球最近,是发射探测器的最佳时机。只要火箭推力够大,距离远一点也没关系,窗口期可达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未来我国推力更大的长征五号火箭研制成功后,可为火星探测提供更大支持。